国际博物馆日|高“智”商博物馆,你“慧”逛吗?
数字技术方兴未艾,从大模型到人工智能,从物联网到虚拟现实,身处数字化、智慧化时代浪潮中的博物馆变得越来越“聪明”,博物馆的参观体验日益丰富,在展览呈现、导览助览等方面智慧化表现日益突出。
科普中国
2025-05-18
国际光日|制造高科技产品,要有“光”?
它是削铁如泥的“刀”,是缝合金属的“针”,是刻画图案的“笔”……能够制造出一件件精美的高科技产品的“光纤激光器”,是如何彰显其精妙的制造“手法”的呢?
科普中国
2025-05-16
摆脱‘线’制,激光通信为低空经济“插上翅膀”
激光通信用的光,很多是红外光或近红外光(波长700纳米以上),而人眼只能看到400-700纳米的光(比如红橙黄绿蓝靛紫)。
科普中国
2025-05-13
18岁高中生唯一作者发顶刊,用AI发现150万个新天体
一个年仅18岁的高中生,独立操刀人生首个科研项目,就作为唯一作者在天文学领域的顶刊发表论文,并且凭此夺得重要科学奖项。这不是励志故事中的文学情节,而是现实世界中的真人真事。
科普中国
2025-05-12
人工智能逐渐代替人类工作,会造成大量失业的风险吗?
人工智能取代部分人类工作虽会引发结构性失业风险,但通过技术迭代、政策调控和劳动者技能升级,社会有能力避免大规模失业并实现就业转型。
科普中国
2025-05-08
AI说服力碾压人类3-6倍?这场秘密实验惹了众怒
这支研究团队在论坛违规部署AI机器人的“骚操作”公开后,瞬间引爆了用户、平台和学界的伦理风暴。这场危机已经远远超出研究团队的预计。
科普中国
2025-05-08
比人类更有说服力,AI被滥用成舆论操控隐形推手?
近年来,人工智能(AI)技术飞速发展,给人类社会带来诸多便利。特别是大模型的飞速发展,对医疗、教育、交通等诸多领域带来了深刻变革。
科普中国
2025-05-08
关于量子计算,我们仍不知道它到底能做什么?
在本文作者来看,在这样的环境下,正是大力推动量子算法的时刻,应降低对量子算法原有要求,寻找可验证且实用的算法,呼吁理论家积极探索,推动量子计算突破瓶颈。
科普中国
2025-05-07
关于量子计算,我们仍不知道它到底能做什么
在本文作者来看,在这样的环境下,正是大力推动量子算法的时刻,应降低对量子算法原有要求,寻找可验证且实用的算法,呼吁理论家积极探索,推动量子计算突破瓶颈。
科普中国
2025-05-06
疫苗打哪条胳膊,效果差别很大 | 科技周览
一周科技速览,带你领略前沿新知。
科普中国
2025-05-04
“贴一贴”就能知道食品新鲜度的新技术!贴片还可以重复利用
这种贴片监测的是食物中的什么成分?
科普中国
2025-05-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