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际爱肤日|什么“皮肤无罪”?被“痒”折磨的趣史

你有过挠痒痒吗?不挠的话会不会坐卧难安呢?挠了后是不是心情舒畅啊?

痒,是一种让人很不舒服而产生强烈搔抓的欲望。

痒并痛苦着,挠并快乐着,就是这种感受的极佳写照。“痒之痛,挠之乐”在古今中外都不乏鲜活的例子。

图片1.png

版权图库图片,转载可能引发版权纠纷

01杜牧:“鸡爪”挠痒痒,感觉好极啦!

晚唐大诗人杜牧对搔痒的刻画可谓入木三分,著诗为证:“杜诗韩笔愁来读,似倩麻姑痒处搔。”

大意是说:每当愁闷时阅读杜诗韩文,就像美丽的仙女麻姑用她那灵巧、纤长的手为自己挠痒痒一样舒畅痛快。

在传说中,仙女麻姑的手指细长如鸡爪,又叫“麻姑爪”。据史书记载:“背大痒时,得此爪以爬背,当佳也。”

02 天差地别的“抓痒”体验

法国大作家蒙田认为,搔痒是轻而易举就能让人感到最甜蜜和满足的举动之一。确实如此,还有什么能比挠痒更随手可得、随处可行,让自己立刻感到满足的乐事呢?

但是,持续不可遏制的痒,却又叫人痒痒痒的不要不要的,甚至比痛还难受。俗话说:“痛可忍,痒不可忍;苦可耐,酸不可耐。”

文艺复兴时期的大诗人但丁在《神曲·地狱》中写道 :“在地狱里惩罚伪造者的最好办法,就是让他们从头到脚都是斑斑的疥癣,奇痒无比,只能把指甲深深掐入肉中,但也无法止痒!”

03 “拿破仑之痒”:肖像画中的“怪异”动作

拿破仑是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,在很多的肖像画中,他都有一个不同寻常的经典姿势——右手都是习惯性地插进外套里,而左手则放在背后,这引起了很多研究者的极大兴趣。

有研究者考证后就认为,拿破仑应该是得了某种皮肤病,比如疥疮,皮肤干燥而发痒,所以他不得不把手常常放在胸前,时不时的挠上一手,又避免了被人发现的尴尬,这也许就是著名的“拿破仑之痒”的由来。

04 痒的意义何在

可为什么会痒?痒是什么?为什么会越挠越痒?这些不仅是你我的困惑,也是困扰科学家们多年的谜题。

皮肤是身体抵御外来伤害的第一道屏障。痛觉、触觉、温度觉等,都是最基本的感觉。因为痛,所以躲;有了触摸,体验温情脉脉;因为温度觉,所以知冷知热。有了痛觉,为什么还会感到痒呢?

图片2.png

版权图库图片,转载可能引发版权纠纷

从进化的角度看,是因为生存的需要。远古的先人衣不蔽体,生活在危机四伏的原始森林里,每天都要面对大到虎豹豺狼的威胁,小到蚊虫叮咬的袭扰。那么,人类应该如何预防蚊虫的叮咬呢?总得有一种预警的办法来提醒身体受到了伤害吧,这或许就是痒觉存在的原因。

由此可见,痒是一种特殊的警醒和保护机制。

说起痒,很多朋友会第一时间联想到“痛”,很多人认为痒痛是一家,认为痒不过是痛的轻微表现形式罢了,那么“痒”和“痛”到底有什么关系?下次为您揭开这个谜题!

作者:张怀奇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(深圳福田)疼痛科副主任医师

策划:翟国庆

出品:科普中国

图文简介

你有过挠痒痒吗?不挠的话会不会坐卧难安呢?挠了后是不是心情舒畅啊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