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做好自治区科协2022年科普升级版工作的通知

2022 · 04 · 26 16 : 27

 

新科协发〔2022〕36号

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科协,各地、州、市科协,自治区各学会(协会、研究会),机关各部门、各事业单位:

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,是实施“十四五”规划承上启下之年。自治区科协科普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、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 《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(2021-2035年)》(以下简称《纲要》),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,以落实《自治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(2021-2025年)》为主线,凝聚科普工作合力,打造精品科普活动和科学传播品牌,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升,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
一、凝聚打造科普升级版的工作合力

(一)形成《纲要》实施工作合力

1.创新《纲要》实施机制。坚持“政府推动、全民参与、提升素质、促进和谐”的方针,完善落实科学素质建设协调机制,召开《纲要》实施工作联席会议,加强与《纲要》实施35家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的协作,凝聚各方力量参与科普。

责任单位:自治区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、自治区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等部门(单位)

时间安排:贯穿全年

2.深化与自治区相关单位重点合作项目。联合自治区党委宣传部、教育厅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单位共同开展2021-2025年自治区科普教育基地认定工作。加强与自治区教育厅合作,利用科普资源助推“双减”工作落地。与自治区党委宣传部、农业农村厅、卫生健康委等单位共同开展2022年自治区文化科技卫生“三下乡”活动。

责任单位:科普部、科普活动中心、科技馆、农村专业技术服务中心等相关部门(单位)

时间安排:2022年上半年完成首批自治区科普教育基地认定工作,其余工作贯穿全年

3.完善各地州市《纲要》落实机制。各地州市将《纲要》有关任务纳入本地区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,纳入目标管理考核,指导各地州市科协统筹协调《纲要》实施工作,完善工作机制,会同各相关部门全面推进本地区科学素质建设。协同科协“一体两翼”联动和资源力量汇聚,构建基层科普组织动员体系,提升基层科普工作能力。

责任单位:各地州市科协、科普部及相关部门(单位)

时间安排:2022年上半年完成

4.联合兵团科协共同举办2022年自治区全民科学素质网络知识竞赛,以青少年、农牧民、产业工人、老年人、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群体为对象,通过开展网络知识竞赛,弘扬科学精神,普及科学知识,营造讲科学、爱科学、学科学、用科学的浓厚社会氛围,扎实推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。

责任单位:科普部及相关部门(单位)、各地州市科协

时间安排:2022年4月启动竞赛,11月总结收尾

5.配合中国科协开展第十二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,并开展科学素质调研和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经费使用情况督查,摸清各地州市全民科学素质建设推进情况及效果。

责任单位:科普部及相关部门(单位)、各地州市科协

时间安排:根据中国科协调查时间安排,年内完成

(二)形成“科普+人民团体”工作合力

6.联合自治区总工会推动自治区学会专家与劳模创新工作室结对子,服务产业发展和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。

责任单位:学会学术部及相关部门(单位)

时间安排:贯穿全年

7.联合自治区团委加大青少年科普活动力度,整合力量扩大青少年品牌活动覆盖面和影响力。

责任单位:科普活动中心及相关部门(单位)

时间安排:贯穿全年

8.联合自治区妇联开展妇女儿童权益保障相关内容科普,让科普服务维护妇女儿童权益。

责任单位:科协妇委会及相关部门(单位)

时间安排:贯穿全年

(三)形成自治区科协内部科普工作合力

自治区科协内部形成“科普部+科普活动中心+农村专业技术服务中心+科学技术服务中心+老干处、老科协+科协党校”的科普工作合力。

9.提升青少年群体科学素质。抓住研学和“双减”政策机遇,创新科普手段,一是完成“新疆青少年科学俱乐部”升级改造,建成新疆拔尖青少年培训基地、新疆科技辅导员培训基地、青少年科学兴趣培养基地;二是开展自治区青少年科技节、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、科学家天山南北校园行、科技馆活动进校园、科学探索营、前沿科技夏(冬)令营、青少年科技实践等主题科普活动;三是开展自治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、青少年科技模型大赛、青少年人工智能和创意编程大赛等;四是开发精品科普课程,优先保障学校开展课后服务需要。办好“名师空中课堂”“云上科学课堂”“云科创”等线上教育平台;五是建立新疆科普教育专家资源库,持续开展好科普进校园等活动;六是开展自治区“英才培养计划”试点工作,建立高校与中学联合发现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;七是建立完善国家、自治区级和基层三级科技辅导员培训体系建设,每年培训科技辅导员不少于1000名;八是设置专门课题,开展科学素质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管理研究,为自治区党委政府规范校外培训建言献策;九是协调教育部门充分保障中小学校科技辅导员待遇,开展自治区科技辅导员专业水平认定工作;十是加强协同体系建设,定期评选推介科普类课后服务典型案例和精品课程资源,营造良好教育生态。

责任单位:科普活动中心及相关部门(单位)

时间安排:按照科普活动中心制定方案时间节点推进

10.提升农牧民群体科学素质。一是开展各类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;二是创建20家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;三是联合各级科协及相关单位开展10次以上文化科技卫生“三下乡”科技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活动;四是编译完成《科普大篷车》电视栏目维吾尔语、哈萨克语2种语言104期科普视频;五是开展“科普大篷车基层科普行动——疫情防控应急科普服务”活动;六是在民丰县安迪尔乡繁荣村和阜康市九运街镇五运中心村两个“帮扶点”,开展“安迪尔河”甜瓜品种改良和提质增效、猪鸡养殖和苗木花卉产业发展技术服务;七是组织开展农业信息化服务、草种业种植、肉(奶)牛科学养殖、葡萄新品种栽培技术应用科普示范等工作。

责任单位:农村专业技术服务中心及相关部门(单位)

时间安排:按照农村专业技术服务中心制定方案时间节点推进

11.提升产业工人群体科学素质。一是举办新疆创新方法大赛,培养一批掌握创新方法的工程师,培育企业创新文化;二是组织开展专家精准服务企业活动10次以上,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;三是开展知识产权保护服务行动,促进企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,加强企业一线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理念,提升企业品牌核心竞争力;四是举办自治区企业“创新达人”宣讲活动;五是举办自治区“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”培训班,邀请自治区相关专家学者,在吐鲁番、昌吉、阿勒泰、巴州等地举办“双创”培训班,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。

责任单位:科学技术服务中心及相关部门(单位)

时间安排:按照科学技术服务中心制定方案时间节点推进

12.提升老年人群体科学素质。一是围绕老年人信息素养和健康素养提升,利用相关科普音视频资源,组织开展“线上+线下”科普宣传活动;二是结合“科学大讲堂”活动,开展老年人智能手机应用知识讲座;三是办好老年科技大学,第一学期时间为4月至7月,第二学期时间为8月至11月,在自治区老干部活动中心设立老年科技大学培训班;四是推进各级老科协组织建设,汇聚更多力量为老年人科学素质提升服务。

责任单位:老干处、老科协及自治区通信管理局等部门(单位)

时间安排:按照老干处、老科协制定方案时间节点推进

13.提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群体科学素质。一是以理想信念教育、传承红色基因和树立科技创新思维为重点,面向科技工作者和科协系统干部开展10场专题培训;二是推动把科学素质课程纳入各级党校(行政学院)培训课程体系;三是推动把“科普中国”优质资源纳入新疆干部在线学习平台。四是开通运营“新疆科协”学习强国号。

责任单位:科协党校、调研宣传部等相关部门(单位)

时间安排:贯穿全年

14.编印“五大人群”科学素质读本。

责任单位:科普部、科普活动中心、农村专业技术服务中心、科学技术服务中心、老干处、老科协、科协党校、科普杂志社

时间安排:2022年上半年完成

(四)形成科技文化场馆联合体工作合力

15.推动全疆“科技馆联合体”阵地建设。探索“科技馆+”运行模式,打造“新疆科技馆+地县科技馆”联合体、“新疆科技馆+文博类场馆”联合体、“新疆科技馆+科普教育基地”联合体、“新疆科技馆+企业+科研院所+高校”联合体、“新疆科技馆+乡村、社区科普馆”联合体。

责任单位:科技馆及相关部门(单位)、相关地州市科技馆及县(市、区)科技馆

时间安排:贯穿全年

16.搭建全疆科技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平台、科技文化活动交流平台和科技文化场馆人才交流培训平台,推出跨界融合的科技文化资源和公共服务产品,促进全疆各级科技文化场馆服务能力提升。推进科技资源科普化,支持和指导自治区学会联动高校、科研机构、企业等利用科技资源开展科普活动。

责任单位:科技馆、学会学术部、科普部、科学技术服务中心、农村专业技术服务中心等相关部门(单位)

时间安排:贯穿全年

17.继续实施中国流动科技馆区域换展项目,促进全疆馆际展教资源共建共享。推动科技馆数字化转型,推进新疆科技馆数字科技展厅改造项目,建设集弘扬科学和科学家精神,展示院士史料和科协发展史为一体的数字科技展区。

责任单位:科技馆及相关部门(单位)

时间安排:贯穿全年

二、打造精品科普活动

18.开展“科学家精神耀天山”活动。一是开展“科学家精神巡展”活动,以中国科协“科学家精神展”资源及新疆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为基础,依托流动科技馆、科普大篷车、农村中学科技馆、县域科技馆和乡村科普馆等展教资源,举办科学家精神全疆巡展;二是开展新疆“最美科技工作者”学习宣传活动;三是在《今日新疆》杂志开设科技工作者宣传专栏;四是依托科技传播研究院讲好科学家故事;五是开展“科学与中国”院士专家巡讲报告会;六是开展科学家精神主题研学活动;七是以《天山论道》栏目为载体弘扬科学家精神;八是开展百馆千场万人科学家精神宣讲活动。

责任单位:调研宣传部及相关部门(单位)

时间安排:贯穿全年

19.组织开展自治区学会主题活动,目前自治区科协所属学会涉及主题活动日为79个,鼓励各自治区学会结合活动主题到学校、社区等基层一线开展科普宣传活动。

责任单位:学会学术部及相关部门(单位)、各自治区学会(协会、研究会)

时间安排:按照主题活动日时间节点推进

20.组织开展“全国科技活动周”新疆系列活动、“全国科普日”新疆系列科普活动,承办“中国承诺 大国担当——‘30·60’碳达峰碳中和”专题展览。

责任单位:科普部、调研宣传部、学会学术部、科技馆及相关部门(单位)

时间安排:按照相关活动时间节点推进

21.组织开展“百会万人下基层”、“科技之冬”、文化科技卫生“三下乡”等系列活动,开展200场“新疆科学大讲堂”活动,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。

责任单位:学会学术部、科普部、科技馆、科学技术服务中心、农村专业技术服务中心、老科协及相关部门(单位)

时间安排:贯穿全年

22.组织新疆师范大学、新疆社科院等专家开展科普工作课题研究,开展专题培训不少于1000人次。

责任单位:科普部、调研宣传部、老科协及相关部门(单位)

时间安排:2022年11月底前完成

23.在克拉玛依市组织开展利用科普资源助力“双减”活动,探索推广“科普场馆+”助推“双减”新模式。推广巴州乡村科普馆建设成功经验,在全疆因地制宜分批建设乡村科普馆,打通基层科普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责任单位:科普活动中心、科普部、科技馆、农村专业技术服务中心及相关部门(单位)

时间安排:按照相关活动时间节点推进

24.做好全国科普示范县(市、区)创建工作,深入推进“基层科普行动计划”、“南疆基层科普行动”,持续开展科普进机关、进乡村、进社区、进学校、进家庭“五进”活动。

责任单位:科普部、学会学术部、科技馆、科普活动中心、农村专业技术服务中心及相关部门(单位)、各地州市科协

时间安排:贯穿全年

三、打造科学传播品牌

25.建设“天山科技云”信息服务平台,集全疆科技成果、科普资源、科技人才、学术研究等资源于一体,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一站式服务,扩大科技成果传播范围和影响力。

责任单位:信息中心、调研宣传部、学会学术部、科学技术服务中心及相关部门(单位)

时间安排:贯穿全年

26.完善新疆科协专家咨询委员会智库,继续从自治区学会、高校、企业一线科技工作者中遴选专家学者,向中国科协推荐申报科普中国专家,组织专家开展科普创作的选题、策划、制作、审核,聚焦社会热点和公众需求,着力打造《知吗?开门》等科普解读类栏目。

责任单位:调研宣传部、信息中心、学会学术部、科普部、科学技术服务中心、农村专业技术服务中心、科普作家协会及相关部门(单位)

时间安排:贯穿全年

27.拓展科学传播渠道,建立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平台,推动科普资源融入党员远程教育网、校园班班通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、科普基地、数字电视终端等。加强科协系统微信、抖音等新媒体建设,提升用户活跃度和在各大网络媒体的传播力。

责任单位:调研宣传部、信息中心、组织人事部、科技馆、科普活动中心、农村专业技术服务中心及相关部门(单位)、相关地州市科协及县(市、区)科协

时间安排:贯穿全年

28.办好《知识-力量》《科学与生活》杂志,提升数字化水平。打造“科普杂志+24个学会期刊+主流媒体报刊杂志”的全方位科普传播矩阵。打造“科学+文艺”的科普资源开发及传播品牌,举办“科学+文艺”系列活动。

责任单位:调研宣传部、信息中心、学会学术部、科普杂志社、科普作家协会及相关部门(单位)

时间安排:贯穿全年

29.与人民日报新疆分社共建科技传播研究中心。构建全面、深入、立体的科技传播体系,讲好新疆科学家故事和科技事业发展故事,提升科技传播影响力,助力文化润疆工程。

责任单位:调研宣传部、信息中心及相关部门(单位)

时间安排:贯穿全年

四、工作要求

请各部门、单位结合实际,细化工作任务、明确责任分工,加强联合协作,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细落实。

 

自治区科协

2022年4月6日